教育论文

当心传统文化对教育的负面影响

时间:2013-01-15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叶子 点击:

当心传统文化对教育的负面影响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有吃苦耐劳、立志成才的美德。家长与老师总是用“头悬梁、锥刺股”和“铁柞磨针”的传统文化精神激励孩子学习。常有单纯的孩子问:苏秦都困得没办法了,学习还会有效率吗?就是让锥刺醒了恐怕也学不下去......粗铁棒子能磨成锈花针吗?这样做值得吗?为什么不找一个能替代针的东西呢?遗憾的是,中国人一向推崇“十年寒窗苦”、“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古训,使人们误认为教育是一种强迫行为,学习则是折磨人的苦事。这种观念至今犹存,它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将学习当成负担,结果只能产生厌学情绪,就像一个校园绕口令所说:不学不厌,不厌不学。边学边厌,边厌边学。越学越厌,越厌越学。学学厌厌,厌厌学学。何时学了不厌,厌了不学。

    家长和教师都应性得:如果学习是一种重负,如果学习是为了让别人高兴,如果学习成为扼杀童心、扭曲人格的凶手,那么,学习就有悖于人性本身,我们又何必非让孩子们被学习苦扰呢?如果再把苦读作为人才的必由之路去提倡,我们的教育就会走人死胡同。

    鉴于这些似是而非的教育现象,有的教育专家发言了。如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张家勇撰文指出,当前创新教育的实施阻力大,其根本原因是创新教育的新思想和传统文化巨大惯性之间存在冲突。他在文章中从几个角度分析了传统文化对创新教育的负面影响。(1)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对创新教育的负面影响。传统文化中的“大一统”、“共性至上”的群体原则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意识、独特个性;传统文化的功利思想不利于创新教育的开展。(2)传统的思想观念对创新教育的负面影响。传统文化中的级别把人分成九等,上下尊卑、等级森严。过分强调划一,忽视了个体的独立和自由。当代人的学生观还是把顺从、听话、老实看作好学生的标准,当代人的尊师观依然是以师道尊严、祟尚教育权威为主流。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学生时常表现出自信心不足、主动性、独立性、自学性和进取精神差,缺乏强烈的主人翁思想和创新欲望。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不利于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3)传统国民心理特点对创新教育的负面影响。传统文化中封闭保守的心理不利于学生开放、创新思想的培养。长期以来,人们养成了封闭保守的心理特征,不重视信息交流,相信自己的经验感觉,不愿与他人交流、探讨。这些都严重地限制了个体的性格、能力及主体性的自由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的品德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利于学生独特的创造思维的培养。(4)传统人格特征对创新教育的负面影响。传统人格特征的劣势表现在:顾虑他人褒贬,不尊重自我感受;性格优柔谦逊,不够独立自主,这些都限制了多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形成创新思维。(5)传统社会结构对创新教育的负面影响。传统的社会结构层层隶属,组织和

  [论文致谢词]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毕业论文范文]   [德育论文]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15985.html
本文标题:当心传统文化对教育的负面影响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