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体验是观察的升华

时间:2013-01-23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淡淡 点击:

体验是观察的升华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认为,“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学习写作的学生,必须跨进这个铁门限‘道理很简单.要知道梨的味道,就得亲口尝一尝,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观察到梨的品种、形状、颜色,更要让学生品尝到梨的味道,因势利导地培养学生的体验能力。培养学生的体验能力,应做到融爱、融身、融情、融理,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1.融爱。融爱。就是热爱生活.全身心投入到生产实习和社会生活中去,与社会生活结下不解之缘。热爱社会生活.是获取写作材料的源泉,只有把自己的爱心融入社会生活,与时代发展的旋律相合拍,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才会包容自己,使自己切身感受社会生活的真谛.达到发人之所未发的境地,占有大量的写作材料,不断充实自己大脑里的材料信息库,才可能产生“长期积累,一朝而得之”的写作灵感或写作动机。被称为有儒将风度的陈毅元帅.曾写下著名的诗歌《梅岭三章》。他在诗的小序中说明了诗的来历:“1936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莽丛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可见这三首诗的得来和陈毅元帅热爱和体验战争生活分不开。正是他全身心投入了战争生活,生活给了他丰富的写作材料。由此可见,我们在学生进行生产实习时,要引导他们融爱于社会生活.才能提高体验能力。

    2.融身。融身,就是全身心投入到所体验的客观事物中去,与体验的对象交“朋友”。在切身的感悟中获取写作素材,为写作打下坚实的生活基础。写作文时才能产生信手拈来皆文章的喜悦。老师在命题作文教学中,不免会遇到作文题目不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没有写作素材,无话可写,于是硬着头皮按老师的要求去写.写出来的文章言之无物,枯燥乏味。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无身之所历、身之所为、身之所感的人和事。无法写出言之有物.内容丰富,感人至深的文章来。当教师的作文命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且学生对所写的人和事有融身的感受,他们就有可能写出好文章来。

    3.融情。人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生活的.体验社会生活,必然融入喜、怒、哀、乐的情感。以积极向上的情趣投身社会生活,与人们交流真挚情感,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才能发现改革开放的新的时代气息,发现社会的真善美,写出情深意切的文章来。职业高中读产校联办专业的学生,在校学完一个主要内容的专业理论.就得到工厂进行生产实习。生产实习的过程就是拜师学艺,使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过程。当学生实习结束回校,老师布置写《师徒情》一文,多数同学能有骨有肉地写出了师徒之间的深情厚意,通过感人肺腑的细节描写.塑造出师傅的高尚人格。

    4.融理。学生体验社会生活时,老师应指导学生养成晓喻明理、见微知著、知事理明大义的个性,这就是融理。这样既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又能提高学生体验生活和写作议论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只注重叙事写人,忽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易犯毛病,在叙事写人之后能够写出画龙点睛之笔。如我校的一名职高生,到机械厂实习后.在《论“表里如一”》一文的开头写道:当车工师傅反复指导我在车床上车一把套筒螺丝扳手,车好时,师傅认真触摸套筒扳手内外后,递给我触摸后问:“你觉得套筒的内外光滑度是一样吗?’’我满不在乎地回答:“差不多”。师傅非常生气地说:“‘什么差不多,套筒内部没有外部光滑。”我觉得没什么问题,师傅硬是要再加工.直到套筒扳手内外一样光滑才罢休,并且深有感触地指着套筒螺丝扳手说:“做人也应该这样,表里如一!”使我深受启发。文章就以这个融理体验的小故事引出论点,进行阐述,论据充分,论证有力。这是融理体验生活.获取写作材料.提高写作能力的有力证明。

    总之,观察与体验水乳交融,有机结合,是获取写作素材的“源”.没有“‘源”何谈提高写作能力的“流”呢?我们没有理由不重视培养职高生的体察能力,这既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需要,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致谢词]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德育论文]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18213.html
本文标题:体验是观察的升华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