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热播历史剧与历史教学的社会化(2)

时间:2013-01-23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淡淡 点击:

热播历史剧与历史教学的社会化(2)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葛剑雄教授指出:帝王和宫闹,在当时已经相当神秘,到后世更加玄妙。对一些“疑案”,尽管历史学家早有定论,或者本来就是无头案子,但一加渲染或“戏说”就有了讲不完的故事,魅力无穷。像建文帝的下落,当初就有了各种版本的传说,以后又不断被发掘。有的传说,如顺治出家,董小宛就是董鄂妃,乾隆是海宁陈阁老之子等等,早已查无实据,但却是“戏说”的富矿。还应该看到,自1949年以来,“帝王将相”一度是批判甚至禁演的对象,老一代观众已久违的帝王戏,而青年一代以往没有机会看,所以帝王戏成了老少皆宜的题材。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历代帝王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又拥有高度权力,能够为所欲为,反映在帝王和宫阁的影视中,就能出现很多在其他题材中不可能出现或难以表现的大场面、大制作,如金碧辉煌的宫殿、富丽堂皇的装饰、威武雄壮的仪仗、盛大绚丽的歌舞等,又如登基、出征、演习、战争、巡游、婚嫁、丧葬、祭祀等场面,都可大做文章,对观众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国外的影视戏剧也是如此,《埃及艳后》等大片无不以宏大的场面取胜。记得那次在上海体育场演《阿依达》,当演到凯旋一节时,得胜还朝的军队押着俘虏,武士赶着成群的狮、虎、象绕场而人,竟引起大批观众起立欢呼,成为全剧的高潮。

    受访高中生年龄阶段上多属青年,处在“追星”的年龄,那些荧屏上的有可能“成为改变时代”的帝王将相的英雄气息便深深地吸引着他们。

    3。反映的历史时期—古代盛世

    “盛世”是近年来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词。所谓“盛世”,在历史上是指中国社会发展中一些特定的阶段,是国家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比较公认的盛世只有三次,即从“文景之治”到“武帝极盛”,再到“昭宣中兴”的西汉盛世,从“贞观之治”到“开元全盛”的大唐盛世和清代的“康雍乾”盛世。这三大盛世,一方面确立了中国传统“盛世”概念的基本内涵,另一方面也都没能避免“盛极而衰”的结局,因而给人留下了无尽的话题与思索。

    中国历史上三次盛世的具体情况有很大差异,但总体上看,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其共同特征。一是消除了内优外患,军力国势强盛,国家统一,疆域辽阔,周边没有相抗衡的力量。二是社会总体上比较安定,经济发展,国家富足,国力领先于世界。。三是文化繁荣,对周边地区有巨大的影响力。在国势强盛、国家富足的基础之上,三个朝代的文化俱臻繁荣。四是兴盛的局面持续时间较长,汉代的盛世从文帝继位(公元前179年)到宣帝去世(公元前49年),持续130年;唐代的盛世从太宗登基(627年)到安史之乱爆发(755年),持续128年;清代康、雍、乾盛世从1662年延续到1795年,长达133年。综上可知,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都在一个世纪以上的时间里,保持了国家的全面发展和繁荣,文治武功,相得益彰,并形成无与伦比的盛大局面。五是盛世依仗强大的武备,自古以来,世人都期盼“太平盛世”。但绝对“太平”的“盛世”,从来只是人们的良好愿望和美好憧憬。所以先哲反复强调“居安思危”、“安不忘战”、“有备无患”,没有强大国防的盛世从来就不存在。

    上述提到的《汉》、《康》两部影视剧所反映的虽然不是一个朝代,却共同反映了一样的时代,反映了同为盛世的汉、清两大帝国走向鼎盛的那段艰难并成功的历史时期。英雄造就了时势,时势也成就了英雄。盛世之所谓盛大,不仅表现在物质文明上,更表现在精神状态上。如汉武峥嵘,不要说张骞、卫青、霍去病等将军,就连社会底层也不乏郭解这样的“豪侠”,连司马迁这种黄老出身的文人,也胸怀天下,锐气逼人。那是中国人精神锋芒外露的年代,是野性昭彰的年代,是英雄辈出的年代,天下绝不仅有汉武帝一个英雄—彼时英雄如潮,汉武帝是浪尖上最炫目的一朵浪花。汉武帝是具有世界情怀的中国人,所以他才得以从文化心理上、从基本疆土上确立了中国人是中国人。后来历史沧桑,我们的民族性中,野性成分越来越少了。撇开道德判断而言,一个民族毕竟是需要积极进取精神的。抓住了盛世情怀与民族感情这些社会心理,恰恰是这两部热播历史剧的成功打动人心所在。

  [论文致谢词]   [德育论文]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18401.html
本文标题:热播历史剧与历史教学的社会化(2)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