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小班化教育的管理(3)

时间:2013-01-24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淡淡 点击:

小班化教育的管理(3)

    2.采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大班教学组织形式,大多为秧田式,学生面对老师依次而坐,教学活动主要是师生的双向交流,在这种交流中,教师的权威因素在有意无意中发挥作用,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萌发。加上师生之间的交流往往是教师与少数优秀学生的交流,大多数学生则成为“老听众”,很少有发言的机会,得不到教师的激励,思维总是处在消极或停滞状态。而小班的人数少,有条件打破这一多年变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围坐型就是比较理想的一种。学生四人或六人一组对面而坐,教学时除了师生交流之外,更多的是学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相同的教学时间内所提供的发言机会猛增了几倍。在同龄人之间,较少有权威因素,每一个学生都能畅所欲言,连那些胆小、内向、平时少言寡语的学生也有开口的机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是萌生创造力的最好土壤。

    3.设计新的教学顺序,激发每一个学生探索的兴趣,增强探索的能力。创造性学习的成果,往往寓于探索之中,对于学生创力的启蒙与开发离不开探索。传统的教学顺序,往往是为了正确、快捷地传授知识而设计的,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小班化教学则为教师提供了改革的条件。改革的显著特点是以“探索和尝试”为核心设计教学,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这种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五官、肢体,通过实践感知教学。减小了认知的坡度,同时也使学生了解了知识产生的过程。

    然而,在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中,创设学生发向的机会是重要环。由于小班人数少,教学进程快,所以可以留出时间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在初次接触教材时鼓励学生发问,在深人学习教材时诱导学生提问,在教学结束时,也要留几分钟,让学生提问。下课时学生提问,教师也要耐心地解答。

    在平时教学中,既要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又要切实帮助学生提高发间的质量。发问是探索的开端,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有研究价值的间题。

    4.实践反馈,为学生创设探索的机遇。创造力的启蒙和开发不拘限于课堂内的教学,可以向课前与课后延伸。课前可引导学生收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制作有关的学具或开展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活动。为教学提供生活基础。课前对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就是一种探索的尝试。课后可布置一些能启发学生创造力的作业。

    总之小班化教育的优越性是大班无法比拟的。小班学生无论是从文化成绩,还是综合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大班,更重要的是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表达能力、自主精神,都有了明的提高。仅以语文阶段性质量调查为例:二年级实验班使用A卷,A卷难度系数为7:2:1,对照班使用B卷,B卷难度系数为8:1:1。

    同时在小班化教育实验中培养了青年教师队伍,使他们在实践中提高了自己的素质。他们每学期除了进行两次课堂教学研究课外,还要接受上级领导的检查指导,面向家长进行教学开放日活动。每一次活动,都使他们从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由于他们经受了锻炼,实验班的8位青年教师中有6人的论文获市、区级世纪杯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有3人所上的语文、数学课分别获区百节优秀课三等奖和区小语协会优秀课一等奖。特别是在小班化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多次向家长和社会进行开放日活动,请他们参观教育环境,亲自深人课堂听课。使小班化教育这一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认可。因此,很多大班学生家长,纷纷提出申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到小班来学习,这就大大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声誉。

  [德育论文]   [毕业论文范文]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论文致谢词]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18769.html
本文标题:小班化教育的管理(3)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