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小班化教育实验报告(3)

时间:2013-01-24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淡淡 点击:

小班化教育实验报告(3)

    差异分组就是按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按A,B,C三个层次,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教学。教学中,教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掌握好施教内容的量与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着不同层次的期望,激发每个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C级生转化为B级生,促使B级生优化,A级生能力提高。与此同时,在小组学习中,A,B层学生合作可以互相学习;A与C层次学生结合时,C生可以模仿学习,A对C层学生可以帮助学习。如在A与B层学生结合学习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对各组C层次学生给个别指导并得到知识落实情况的反馈。在批改作业时,教师对A,B层次学生作业当堂批。对C层次学生的作业进行面批。在小班教学中,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提高。小班教师备课教学目标统一,教学中区别对待。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对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关爱,缩小了学生之间的差异。

    分组教学讨论学习是课堂师生、生生交流的主要形式。我们求实验教师把握时机。精心设计好讨论题,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根据不同的内容还要指导学生讨论方法。例如:讨论前,要求学生首先听清老师或组长的要求,当别人发言时要注意听,并要判断别人的意见是否正确。在学习讨论时碰到困难,教师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使其加深理解。学生如在讨论中发现了问题,教师的点拨可以激励学生再接再励。在讨论时如果学生有偏题现象,教师给予辅导可以引导学生思维。

    在分组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实验,老师们体会到:小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有扎实的文化知识,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而且还要有了解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能力。

    人的认识过程和认识成果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因此教学利用各种机会让学生进行交流,并将讨论作为课堂交流的主要形式,采用组内讨论、组外交流、全班归结,让学生们充分发表意见,并引人竞争意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有时又能碰撞出创造思维的火花。

    小班课堂中的分组学习与分组讨论不是教学中的点缀,而是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指导的,它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与创造性,充分发挥小组群体效应,使学生最大限度投人教学活动中,同时发挥个体思维的作用。互相启发、互相帮助,让学生有成功的体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三、实验的效果

    1.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初步形成。在小班课堂教学中,随着师生交往密度的增加,彼此的情感交流也更加直接,增强了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和亲切感。

    教师与学生之间感情融合,形成了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友爱、合作的课堂教学气氛。在这样的教育环境氛围里每个学生都会充满自信,都可以尽情去发挥、去创造,展现自己的才智,开发自己的潜能。促进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2.锻炼了教师队伍。参与小班化教育实验的教师们,通过理论学习、业务培训、教学方法探索,使自己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德育论文]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论文致谢词]   [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18775.html
本文标题:小班化教育实验报告(3)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