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建构科学思维方式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时间:2013-02-06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丫丫 点击:

建构科学思维方式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工程。如何使大学生更有效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接受相关信息,并经过他们的头脑进行加工,进而获取有益的、正确的、客观的、全面的认识,是该类课程教学的关键所在。当代大学生在小学、中学经过了政治课教学,对社会变革、转型以及国际国内环境有一定的感受,由于应试教育、各种不良信息甚至错误信息在他们的头脑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势必影响、甚或误导了大学生的认识和行为,使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了诸种不正确的思维定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难以被大学生接受,也就制约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的提高,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大学生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错误认识的转变十分重要。笔者力图从思维方式角度人手,探讨思维定势在人们的思维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以引导大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良性发展。

一、科学思维方式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前提

    思维方式是主体的观念、思想和方法等有机构成的反应和评价客体的系统。思维方式就其本质而言,是指人们如何加工、处理思维对象、思维材料,进行精神生产和精神创造的。思维方式一旦在主体的思维结构中固定下来,就成为主体反应客体、创造观念产品的工具,规范着主体认识和发动、运行和转换的过程。人的头脑形成一定的思维后,面对遇到的思维对象,就会自发地、不自觉地使用已有的思维方式去开展思维,取得新的思维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思维方式对人类的认识起着积极作用,可以帮助主体选择恰当的思维途径,对思维材料进行加工,从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推动人们的认识向前发展。但是,也正是由于人们沿袭已有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往往会使主体先验地给认识设定某种框架,这样原有的思维方式又起着束缚思想消极作用,使主体不能完整、准确、迅速地把握对象,导致思维方式的整体功能不断弱化。思维方式之所以在起着积极作用的同时,又存在着弊端,甚至阻碍了人们的思维,乃至于社会的发展,其认识根源在于,“知识理论的陈旧和思维的定势作用”。

    信息是思维的基础。钱学森曾说:“只处理所获得的信息,那才是思维学的研究课题。”“思维学是研究加工信息,而不是研究如何获得信息”的。从信息论角度讲,思维是人脑对信息的加工,而思维者所掌握的信息状况如何,必然会影响其思维。思维信息一旦形成就会长久地贮存于人们的头脑之中,运用于人们的具体实践之中。一方面重要的、有价值的思维信息会对人们的社会实践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具有负面影响的思维信息则会影响,甚至阻碍人们的社会实践。判断思维信息起推动作用还是阻碍作用,最关键的因素是思维信息本身是否有价值,还是具有负面影响。思维信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思维的原材料,有待于进一步加工、处理的一类是思维的成品,是在对思维的原材料进一步加工、处理后形成的。如果原有的思维材料已经陈旧,甚或存在着与客观实际的误差,这时作为思维原材料或思维成品的信息就与事实存在着距离,这时的思维活动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转换必然基于不准确的前提进行的,这样就会影响人们得出正确的、科学的结论。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德育论文]   [论文致谢词]   [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22704.html
本文标题:建构科学思维方式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