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时间:2013-05-07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淡淡 点击: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教学语言贯穿历史课的始终,是历史教师传授知识、影响学生的主要手段。科学规范的教学语言是上好历史课的基本条件。语言直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活跃学生的感官。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有如目睹和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获得鲜明真切的历史表象,形成表现丰富的历史概念,进而成为学生所接受的历史知识。语言直观还可以使学生产生对史实历历在目,人物栩栩如生,会帮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历史知识,长久地保持记忆。可见,语言在历史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历史教学语言有哪些要求呢?

    一、要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语言的感染力,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形象逼真的描绘,抑扬顿挫的语势,向学生叙述历史事件,刻画历史人物,形成历史概念,得出历史规律。

    在历史教学中,引用历史文献资料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形象。也可以生动的叙述和形象的描述相结合。此外,还可以运用比喻、歌谣等加强教学语言的形象性。

    二、要通俗易懂

    第一,要求讲课用口语,少用书面语言。口语一般较为通俗形象,有助于克服学生学习历史的差距,同时口语比较灵活,允许有适当的重复,讲起来生动活泼,学生听起来轻松愉快,更具有吸引力。如果只追求书面语言的严谨,全部用书面语言讲课,就会造成照本宣科,缺乏生气。第二,要深人浅出。表现在运川浅显、贴切的词语解释难懂的历史概念,还表现为深人浅出地表达教材内容,特别是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

    语言通俗的目的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使学生对教材易慷易记,但语言的通俗不能流人庸俗,不能为迫求语言的通俗化、口语化而失去科学性,运用口语也要规范化,不能掺杂土语,更不能加上不清洁的语言。

    三、语言要富有启发性

    这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善于用自己的语言启发学生。这其中的关键是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先发问激起学生大脑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置身到疑海中去,从而为下面的解疑创造条件。提问题须精心设计,并遵循以下原则:1.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要求和教材的重、难点;2.问题要明确,难易要适度;3.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求知欲望。

  [德育论文]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致谢词]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44215.html
本文标题:浅谈历史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