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浅谈(3)

时间:2013-05-07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淡淡 点击: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浅谈(3)
回答问题的学生不能流露出厌烦情绪要引异他们不能进行指责。讲课中遵循学生的思路,逐步推行,让学生“多思”、“多讲”。

    其次是教学生会说。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教师提问学生,启而不发,问而不应,连平日爱发言的学生也不举手。这主要是学生不会说,没啥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从一年级起,就注意讲清一些数学术语的含义。例如:“一共”、“相差”、“乘以”、“除以”、‘’条件”、”问题”等等,学生明白意思后,在口编应用题和回答问题时,反复使用,进行表达能力的训练。到一级下学期,还要求学生对简单应用题进行分析,根据应用题结构,能分清“条件”和“问题”,并能讲述用什么方法计算。如“同学们浇树,每个人浇4棵,3个人一共浇多少棵?教师稍加指点,要求学生读一遍,算一遍,自己小声讲一遍,指名一个学生板演,演完后,讲给大家听:“题目的第一个条件是每人浇棵树,第二个条件是3个人,问题是求一共浇多少棵树。用乘法计算。”教师追问,为什么用乘?学生继续讲:“每人4棵,4是相同的加数。3个人,3是相同加数的个数,求3个4是多少,所以是4x3=12(棵)答:共浇了12棵树。”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不但要求学生会说,还得要求学生说得正确。语言是表达思维的,表达得不正确,起码说明思维不合乎逻辑。因此,应十分注意纠正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常犯的错误。不能认为这是语文课的事,与数学课无关。有一次,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事物,编了这样一道应用题:“学校买来15把扫把分给5个班,每班分几把?漏掉“平均”两字。

    为了纠正这一错误,我就把预先做好的答帚纸壳图形,在绒板上分成5组,分别是1 ,5 ,3,4,2,问学生;“每班分几把?学生皱皱眉头,没法回答,我趁机讲了“平均”二字在题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没有“平均”就失去了除法的意义。以后学生在口编题或口答问题时,都能正确表达意思,很少有漏掉关键词语的情况了。

    总而言之,教师应在掌握学生、把握教材的前提下,还要具有一定的讲授艺术,让学生把课上得有趣,使学生乐学、好学、学好。

  [德育论文]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论文致谢词]   [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44365.html
本文标题: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浅谈(3)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