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教育心理研究与对策(6)

时间:2012-12-20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叶子 点击:

教育心理研究与对策(6)

    视情而释古代荀子主张“不叩不鸣”,他说:“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赞。傲非也,赞非也;君子如响矣。”意思是讲,不问而答叫做急躁,少问而多答叫做唠叨。急躁不对,唠叨也不对,善于教育的人如同一口钟一样,能随敲击的轻重不同而发出不同的声音.教师答疑,应该区别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详答、略答、直答(径直答)或“不答”(只给以必要指点)。不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该在学生对疑问进行深入钻研和认真思考后进行。

    以疑释疑疑既是思维的结果,又往往是再思维的起点。根据思维产生于疑问,疑问可以激发思维的道理,对待学生的质疑,教师应首先弄清他的疑难所在,抓住问题的实质,然后向学生提出诱导性的反问,使学生通过思考自己解开自己的疑团。这种反请式释疑法最早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所采用,称之为“助产术。”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位塞浦路斯国王。由于他十分钟情于自己创作的一座少女雕像,常常情不自禁地把它当作真人,这座雕像后来果真获得了生命

    在教学过程中也能见到类似的现象。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作过一次著名试验:在一所小学校里,他煞有介事地对学生进行“发展预测”,而后给教师提供了一份“具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并嘱咐要“保密”。几个月后,凡列入名单的学生成绩果然提高很快。然而我们知道罗森塔尔提供的学生名单只不过是随意拟定的。显然真正的原因在于老师们受到了来自专家们的“权威性判断”的影响,而对那些列入名单中的学生赋予了较高的期望,这些学生在这种期望下便享有了优于其他学生的发展条件,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习者们把这种“期望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由此可见,在强化学生学习动机的问题上,提高教学双方对学习成功的期望至关重要。

    关心体贴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他们的感情和情绪为转移的。常言道,“爱人及物”。学生敬爱某一位教师,往往就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专业,进发出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亲切、热情的态度对待学生,用真挚的情感去影响学生,使学生在心理上对教师有亲切感、信任感,以致产生一种“不好好学习就对不起教师”的情感,终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融洽的师生关系,深厚的师生情谊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童,“会激励自已的教育对象,造成戏剧性的教育后果”。

  [论文致谢词]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德育论文]   [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8493.html
本文标题:教育心理研究与对策(6)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