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论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

时间:2013-01-19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叶子 点击:

论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严岐挑战。为此,国际社会不得不重新审视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认识到高消耗追求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再适应发展的要求,必须努力寻求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兼顾当代和后代利益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中,突出的一个基本梢神就是要求实现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并且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江泽民同志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特点的战略选、择,是我国今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一条方针。

    一

    “持续发展”这个主题的提出,展示了一种新的可以长久持续的发展模式,也判定了现有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建国后,特别是经过17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生态和社会的负效应,人口呈爆炸趋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自然资源枯竭,人类生存环境受到污染等等,如果再任这些现象存在下去,我国国民经济就不能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所以,在联合国召开“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1994年3月。我国制定并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一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它标志着我国开始自觉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该白皮书指出:“《议程》构筑了一个综合性的、长期的、渐进的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和相应的对策,这是中国走向21世纪和争取美好未来的新起点。”李鹏总理在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也指出,九五计划和15年远景目标,一定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方针。“这是造福当代,泽及子孙的大事。”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令后15年的发展乃至整个现代化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二

    “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这一战略的提出是有其哲学依据的。它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作为一个由多种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其中各种矛盾力量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矛盾发展不平衡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主要矛盾和

    非主要矛盾的区别。认识不同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是把握复杂事物矛盾所必需的。在复杂的矛盾体系中把握主要矛盾是十分重要的,抓住了主要矛盾,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解决了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就容易解决了。在我国国内存在着许多矛盾,在众多的矛盾中,究竟什么是主要矛盾,党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厉史问题的决议》里已经作出了阐述,就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也是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重点转移,使我国经济建设获得了巨大发展。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执政党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紧紧抓住这一中心不放,不论遇到什么风浪都不能动摇。

    唯物辩证法强调认识事物主要矛盾的重要性。决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对于事物非主要矛盾的认识,因为,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作为两种对立的矛盾力量。总是相互作用的,主要矛后固然对非主要矛盾的发展有巨大作用,但非主要矛盾也会反过来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和发展。所以,中心不是唯一的。社会主义事业要求我们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4础上。全方位的促进社会进步,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求我们在以经济建设为户心的同时,注意到人口、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我国有12亿人口,要满足众多人口的物质文化需要,就必须扩大经济规模。经济规模的扩大又需要大量的资源。我国资源总量是相当丰富的,但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并且浪费惊人,再加上我国基本上仍在延续着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经营,环境污染十分严重,这些都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口增长、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是我国持续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三

    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新的世纪?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为我们绘制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跨世纪的宏伟蓝图。今后巧年,是我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实现党的基本路线规定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要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现代化为目标,谋求社会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发展的新观念。这样,我们才能将一个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充满生机和希望的中国带入21世纪。

    试看21世纪,中国舞巨龙。

 

  [德育论文]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致谢词]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17234.html
本文标题:论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