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范文(3)

时间:2013-04-17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丫丫 点击:

小学教学论文范文(3)

公民教育隐含着引起德育嬗变的可能性,它不仅注重公民个人对国家的依存性,更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原有的道德教育遵循道德的“精英标准”,而公民教育不仅重视道德精英的榜样作用,更注重道德的普遍价值。中小学将有一个以“公民教育”为基点的德育转型过程。如果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改变,就有可能让公民教育走样,无法为学生创设“像公民一样生活”的教育环境。因此,在中小学实施公民教育,“间接教育”比“直接教育”困难得多,也复杂得多。

二、中小学公民教育实践应着重“服务模式”还是“自治模式”?

在中小学,怎么为学生创建“像公民一样生活”的教育环境呢?不外乎两种模式,一种是“服务模式”,也就是给学生提供为集体、为社会、为他人服务的岗位;另一种是“自治模式”,也就是让学生在一定的组织系统中,学习民主参与和自我管理。我国中小学业已开展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大多以“服务模式”为主,实际上那只是“公德教育”。“公德教育”是公民教育的一部分,但两者是不能完全等同的。我国是以“义务型道德”为传统的社会,西方国家是以“权利型道德”为传统的社会,两种道德类型走向极端都会发生危机。所以,东西方的公民教育都要在各自的起点上走向“权利义务型道德”。当前,我国的公民教育就应当着重公民权利意识的激发。公民权利最重要的是参与国家政治的权利。在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国家建设的背景下进行公民教育,政治的需要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大多数公民不可能直接参与到国家政治事务中。有学者指出:“在当下中国,在横向的社团组织生活还不甚发达的情况下,观察政治公共生活的情况最直接的途径是单位、社区、村落这些最基本的政治公共空间。这些空间是实践民主政治(根民主)的基本单元……政治是什么?大政方针固然是政治,但对多数人而言,政治更多的时候是单位的事,部门的事,社区的事。”[3]诚然,很多学校组织学生到社区参与社会治理,也是一种政治权利的实践,但是,由于社区事务的复杂性,中小学生往往难以胜任。中小学生生活于其中的学校、班级,是他们直接拥有的“社会空间”,因此,我们不如借鉴科尔伯格的“团体公正法”,将学生生活于其中的班级、学校,改造成“孕育公民的摇篮”。中小学的公民教育采用“自治模式”更适合学生公民人格的培养。英国政治学家詹姆斯·布赖斯认为,现代民主制度都起源于基层的民主自治,“无论何处,自治的制度总能养成人民自由的精神,及为公共目的合作的习惯”。[4]

  [毕业论文范文]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论文致谢词]   [德育论文]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36883.html
本文标题:小学教学论文范文(3)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