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莫把不良情绪带给学生

时间:2013-05-07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淡淡 点击:

莫把不良情绪带给学生

    情绪是由客观引起的,凡能满足人的需要,符合人的愿望的客观事物,人们对它抱有肯定的态度,从而产生满愈愉快、热的内心体验;反之,则产生优伤、痛苦、僧恨等消极的体验。经常保持良好的情绪,不仅是一个人健康的标志,也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之一。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活动由认知活动与惫向活动两大系列构成,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构成人的认知活动的主要心理因素有感知、观察、记忆、思维等;构成情意活动的主要心理因素有动机、态度、情感、意志等。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整体性,在实践活动中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教学活动作为人类自身再生产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无疑也是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的统一。说到底,课堂教学过程,也就是师生之间知识、情感的一种交流过程。

    可见,课堂教学与情绪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不同的情感和情绪会使学生学习过程的进行和结果,出现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学生在轻松愉快、充满朝气蓬勃的情感和情绪中学习,会使智力活动顺利进行并显著地提高学习效率,当学生的内心处于紧张、优虑、沮丧、自卑或敌对的悄绪体验时,会成为学习的情绪障碍,抑制智力活动、降低学习效率。例如:在我校,某教师在一次教学情况调查时,有一位学生则写给了他这样一句话“老师你在上课时尽量别打哈欠,你一打哈欠,我们都很困”;还有一位同学写了这样一句话“老师,你上课时别发脾气,你一发脾气,我们都很害怕”。从这两位学生的反应中,可以看出,不良情绪是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大量的生理实验也证明了这种观点的正确性。从脑生理学的角度看,脑神经系统中激素分泌的现状表明七衣丝.在愉徕、松驰状态下,思维为活跃状态,大脑记忆、分析、组织、加工知识的欲望和蔽革都很高;相反,则脑活动迟钝、记忆力下降。

    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利用情感的感染性、弥散性的特点,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建立师生之间亲密、融洽的情感,以此来促进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以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地发展。既然教师的良好情绪能对学习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在课堂上保持良好的情绪呢?这就要求教师平时注重良好情绪素质的培养,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致谢词]   [德育论文]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44137.html
本文标题:莫把不良情绪带给学生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