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关于中国古代后期史教学及创新的几点体会

时间:2013-01-23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淡淡 点击:

关于中国古代后期史教学及创新的几点体会

    中国古代后期史课程,是我校历史专业本科基础主干课—中国通史课程的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课程的下部,在历史专业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人门的地位,亦是通史课程之外各断代史课、专门史课的基础之一。与其他课程比较,本课程开始时间早(大一新生学习),所占学时多(一学期102个学时),所涉及的历史跨度长(从隋唐到1840年)。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历史系整个教学计划的执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笔者从 1985年开始主讲本课,,取得了一些成绩,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曾多次受到校领导、教务部门及有关专家的好评。1999年,教育部专家来我校评估检查本科教学。听课后对本课程给予了很高评价,检查结束后学校授予一等奖。2000年6月,本课程被评为校级优秀课程。2004年6月,本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12004年11月,获南开大学教学成果奖。2005年,本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示范课程。2006年,本课程被评为天津市精品课程。

    20年的教学,使自己对本课程意义的认识日益加深,在实践中也积累了一些心得。在此拟谈谈其中几点体会,以求教于方家,希望通过讨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以适应史学和社会的发展,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作为大学历史专业的人门课,中国古代史教学首先要注意到其特殊性,此特殊性首先是由大一学生的特殊性决定的,而这种特殊性又由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方面,大一学生刚刚走进大学校门,他们面临着尽快由中学学习向大学学习转变的需要;另一方面,这种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在一定时期里对大一学生的要求必须和对高年级学生的要求有所区别。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第一个要注意的是把握好上述两个方面之间的“度”。

    中学历史教学是以基础历史知识的传授为主要教学目标的。其过程特点表现为以教师课堂讲授和学生单向接受为主,注重教师讲得具体、生动,学生记得牢固、全面。基本知识点的答案标准是统一的,学生掌握这些标准答案的数量是衡量教学成绩的主要依据。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教师对学生的析题、解题、背题、答题的技巧训练占据了教学中的很大部分。

    大学历史教学进行的是专业历史知识的教育。所谓“专业历史知识”,不仅是基础历史知识的内容深化和数量增加,而且涵盖了专业基本史实、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基本理论三个相互不可分割的范畴。大学历史教学的特点是:重在历史认识能力和研究技能的培养;教师授课不局限于教材,教与学亦不局限于课堂,知识点也不一定有单一的答案;学生自学的比重大大增加,要求在教材之外阅读大量史料和参考书;要求掌握正确的史学方法论,具备检索和利用史料、比较和分析、综合历史现象的能力;要求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且能够准确清晰地表达观点,等等。

    综上,对于大学历史学习的各项要求,许多大一学生一开始是不太适应的。从笔者教过的历届学生的情况看,有的学生反映不会记课堂笔记;很多学生到第二学期还不知如何查阅史料,不会做历史论文;相当多的人仍局限于一本教材,没有广泛阅读其他参考书籍的习惯。此外,大部分学生习惯于教师单方面讲课和指定性的提问,不敢或不习惯在课堂上随时主动提问或讨论。这几类现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以为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论文致谢词]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德育论文]   [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18334.html
本文标题:关于中国古代后期史教学及创新的几点体会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