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新形势下如何搞好“中国古代史”的教学(3)

时间:2013-01-23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淡淡 点击:

新形势下如何搞好“中国古代史”的教学(3)

    第四,课程要有时代特点,注人新内容和新信息。近年来,历史研究和考古发掘有不少新成果,选择与课程有关的内容向学生介绍,比如,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秦始皇陵的新发现、民族英雄评价的不同观点、社会史研究的新成果以及教师参加的学术会议等,青年人求知欲强,兴趣点多,讲课中介绍新信息和新成果,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一位同学说:“我记得上第一节课时,老师拿着有关‘人类起源’报道的报纸。使我对人类起源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我觉得特别新奇。”

    由于“中国古代史通论”课程注重教学内容的充实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教学获得了成功。一位同学这样评价该课程:“‘中国古代史通论’课程加强了学生对于中国古代历史主线的认识,从宏观上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史有更线索性、逻辑性的认识,培养了学生思维逻辑性和对事物的宏观把握。”还有一位同学说:“学习‘中国古代史通论’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纵贯古今,极大地开阔了我的视野。世界史专业的同学很容易将中西方进行比较,学了通论课以后,很容易从整体上把握,对事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今后学习断代史、国别史有很大的好处。”

    作为新开课程,“中国古代史通论”仍有不少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比如,应编写尸本与该课相适应的教材,目前使用的教材分量偏重,对学生不太适应。

    至于“中国古代前期史”,这是南开历史学院开设时间最长的课程之一。几十年来数代教师开设此课,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近年来该课程连续获得奖励,1998年获南开大学优秀示范课,2003年获南开大学优秀示范精品课,2004年获天津市精品课。虽然就课程而言,有一些积累和成绩,但在新形势下,必须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自2003年起课时量增加,如何安排增加的时间呢?我的做法是:增加史料阅读和课堂讨论。每次上课我都提前准备好与课程相对应的文献资料.或用课件演示,或当场领读,与学生一起分析、研讨。如讲到秦始皇焚书坑儒一节时,我基本用《史记·秦始皇本纪》为基本材料,边读边讨论,学生争相发言,课堂气氛十分热烈。讲战国百家争鸣,我就印发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让学生写文章,挑选其中一部分,请学生发言。由于学生接触了原始材料,打破了对文献的神秘感,提高了古文的阅读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位2003级同学在谈到学习“中国古代前期史”课程感受时说:“‘中国古代前期史’课程,作为刚进人历史系大一新生的一门必修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专业课学习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帮助。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学会了站在宏观的历史角度来评价历史现象,从中学历史学习中单纯地记忆一个个琐碎的事件,转向能够通过某一时代整体性特点的把握,达到对历史长河中的人物、事件及其前因后果有深刻的认识。……老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展示的丰富图片资料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孙老师为我们列出的与课程相关的书目,通过有选择的阅读,我在课本以外的世界更加丰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前期史’这门课程,我对历史专业的兴趣更浓了,这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还有的同学说:‘’老师对课本内容讲解十分有条理,使大家能够准确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而且除了教材中的内容外,孙老师还加人了大量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极大地丰富了这门课的内容。例如不同的学者针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这种方法不仅丰富了大家的知识还启发大家进行独立的深人思考,而不是盲目迷信书本上的结论。另外,孙老师还经常给我们带来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拓展了大家的思路,开阔了我们的眼界。”

  [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致谢词]   [德育论文]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18336.html
本文标题:新形势下如何搞好“中国古代史”的教学(3)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