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基于问卷调查所得出的几点看法

时间:2013-01-23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淡淡 点击:

基于问卷调查所得出的几点看法

    中学历史教育是历史知识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认同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大多数人而言,在中学阶段所接受的历史知识和所形成的历史观念,将不仅对其历史认知具有终身的影响,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因此,中学历史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如何不断改进中学历史教育,也一直受到教育界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和教材修订,不少有识之士就教材编写体例、史学观点取舍等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应当说,关于中学历史教育问题的讨论,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也达成了一些重要的共识。但是,通过仔细观察,我们也发现,已有的探讨大多停留于理论层面,或者基于教师教学经验,基于中学生历史学习实际状况的实证分析则十分少见。

    为了全面掌握中国历史教育的现状,特别是中学生历史学习的实际情况,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本科生于2005年寒假前成立“社会大众历史知识调查研究”课题组,并得到学校“百项创新工程”项目资助,精心设计问卷之后,于2005年暑期社会实践之际对浙江杭州、安徽郎溪两地的中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本文在对有关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的基础上,从中学生的视角观察当前的中学历史教育,查找其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以中学历史学习“过来人”和史学专业大学生的双重身份提出若干改进意见,以期对改进中学历史教学、促进史学知识社会化有所裨益。不当之处,敬请师友批评指正。

    一 当前中学历史教育中的主要不足

    课题组对问卷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我们认为当前中学历史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教材内容枯燥,教学方法陈旧。问卷调查表明:在学生对历史教学的“投诉”中,教材内容索然无味高居榜首,将近七成的学生表示课本知识老套是导致他们对历史学习兴趣下降的主要原因。自2000年以来,中学历史教材的内容已经有了一些变化,但仍停留于“小修小补”的改进,并没有触动以政治史为纲的整体框架,现用教材所呈现的历史仍然瘦骨嶙峋,缺少血肉和鲜活性。于瘪的内容加上教师照本宣科的灌输,难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2。教学形式单一,课堂缺乏互动。老师板书和口授仍是当前中学历史课堂上的主要授课模式,与此相应,学生则被动地做笔记,按照老师划出的条条框框对教材内容进行死记硬背,学生所掌握的只是一些互不连贯的重点(知识点),几乎没有什么讨论和思考,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学生对笔记和“划重点”过分依赖的习性。我们注意到,部分中学购置和使用了投影仪、幻灯片等新教学设备,然而奇怪的是,不少学生对这些变化仍颇有微词。48%的被调查者认为,幻灯片、投影仪等设备的使用,本质上并未突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大多数课堂仍旧是一片死气沉沉,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和互动。这似乎说明,相对于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学生更希望老师在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等方面多下工夫。 

  [德育论文]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论文致谢词]   [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18394.html
本文标题:基于问卷调查所得出的几点看法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