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国语》作者小考(2)

时间:2013-01-25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淡淡 点击:

《国语》作者小考(2)

    第二,《国语》一书的文章风格之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对于这一点,前人已有所注意并进行了论述,如高塘在他的《国语钞·序》中说:“周鲁典RI肃穆,其先王之遗泽乎?晋楚宽博雄迈,其霸王之余风乎?夫差以侈心致败,故《吴语》多悲壮;勾践以阴谋取胜,故《越语》多沉螃。齐霸诸侯,备载管子政令规模,郑谋迁国,该括列姓兴废源流”。高氏不囿于前人之说,从历史的角度着眼,分析、描述各国“语”的风格特点,虽不免有迁阔、牵强和唯历史论之嫌,但我们不能不承认,其说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点出了一些国“语”的风格特征。如其对周鲁齐晋郑的论述,基本上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所在:细读《吴语》,也的确能感受到一股悲壮苍凉之气。另一方面,《周语》、《齐语》、《郑语》文字流畅整伤,气势充沛饱满,且讲究词句的安排利用;《赵语》则如柳宗元所云“尤为奇峻”,而且还出现了许多用韵现象。

    第三,《国语》一书的指导思想(即书中反映出的思想倾向)也很杂乱,既有重民、祟礼、知天命的儒家思想,如‘周语》的“民之所欲,天必从之”;《鲁语》记敬姜为了表示自己“爱而无私,上下有章”,朝哭亡夫,暮哭夭子,受到儒家鼻祖孔老夫子的称赞:“季氏之妇可谓知礼矣”;也有重“法、术、势”,主张赏罚分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法家思想,如《吴语》记越王勾践兴兵伐吴前。聚众发令,有罪者斩。再如齐桓公、晋文公、晋悼公的赏有功、罚不孝等;书中还有主张“兼爱、非攻、节用”的墨家思想,如《周语上》蔡公谋父劝穆王弥兵:“先王耀德不观兵”,《越语下》有“夫勇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的记载。再有《周语中》刘康公论鲁大夫的俭与奢等,都体现了墨家的思想和主张。此外,书中还有提倡君主“与民并耕而食,容飨而治”,主张以自己的劳动获取生产资料的农家思想,如《鲁语下》“公父文伯之母论劳逸”一章;还有主张“以奇用兵”、“顺时而发”的兵家思想,如《齐语》管仲教齐桓公:“君若欲速得志于诸侯,则事可以隐令,可以寄政”。《越语下》范轰教勾践:“驰骋弋猎,无至禽荒;宫中之乐,无至酒荒;肆与大夫筋饮,无忘国常。”给人以纵情歌舞酒色之中的假象,然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再有,勾践君臣躬身事吴,也无不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用兵之计。而“天道皇皇,日月以为常……阳至而阴,阴至而阳;日困而还,月盈而匡”的认识,又充溢着阴阳家的浓郁气昧。一部先秦时代的史书,竟兼容着如此众多的思想,而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难以想象会有这样一个杂揉百家思想的杂家的,所以,较为合乎常理的解释只能是:《国语》非一时一人所作。

    第四,各国“语”在全书中的比例很不均匀,各国“语”记载的侧重点也有差异,各国“语”文笔的工拙亦相去甚远。《国语》全书共二十一卷,而《晋语》就占了其中的九卷,近二分之一。而且对晋国历史的记载,相对于其他各国要全面、具体得多,既有对晋国历史的溯源,也有对其结局的交待。更有对晋文公所取得的赫赫霸业及其所经历的艰难险阻的详细描述。既热情高歌了晋文、晋悼两君主摈弃前嫌、举贤授能的美德,也有力鞭挞了晋灵、晋厉两昏君不恤国事、荒淫无耻的丑行。同时还塑造出了一批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有些形象血肉丰满,其栩栩如生程度不亚子后代的一些小说。其他七国“语”总共才十二卷,其中《周语》三卷,集中在内史过、单穆公、单襄公等人的说教上,其说洋洋洒洒,动辄几百言,思虑精赌,论说严谨;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是一篇篇很优美的论说文,只可惜最终不见人物形象。《鲁语》二卷,粗略地勾画了减文仲、里革、公父文伯之母等人形象。从艺术上讲,人物刻画已初具规模,但若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则显得阔略不全,很少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录。《齐语》一卷,对齐担霸业的来龙去脉有完整的记述,人们阅后,对齐植公率先执牛耳主盟坛的过程能一目了然,大大弥补了《左传》在这方面记载的不足,但它也仅限于此,且又顾此失彼,甚至连田常代齐这样重大的厉史事件都只字未提,不能不说这又是它的重大缺欠。《楚语》两卷,只有楚庄、恭、灵、昭、惠等王时的一些琐事,又侧重于言礼制、伦理、宗教等内容,保存了一些古代的礼仪、制度、宗教方面的资料,但却较少重要的史事记录,更没什么具体的人物形象。《吴语》、《越语》比较全面而详细地记载了吴越争幼乃至越终灭吴的全过程,文笔洗练、优美,还塑造了“卧薪尝胆”、励梢图治的勾践,刚俊自用、憎辅远弼的夫差,足智多谋的范a。精忠报国的伍员和谗4x误国的伯a等一系列人物形象。

  [德育论文]   [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致谢词]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19329.html
本文标题:《国语》作者小考(2)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