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运用迁移规律完成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任务(3)

时间:2013-01-25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淡淡 点击:

运用迁移规律完成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任务(3)

    所如:组织学生重温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概念时,可接着例举书中一些现象,让学生自己分辨归类。象:①生产资料公有制,②私有制,③商品生产,④社会化大生产,⑤文字,⑥脑体劳动的分工,⑦科学文化,⑧剥削,⑨地祖,L工资11生产协作,12人工取火。13生产工具,14拼牛,15电子计算机,16阶级,国家,17阶级斗争,等等。这些现象有的属于生产力范畴,有的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教师可引导学生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的逐个分析、类推得出结论。这样培养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推理的严密性;培养了学生概括力和灵活思维的品质,使他们的知识能够广泛迁移。

    总之有指导的练习可以促进知识的纵向与横向迁移,形成知识的“经纬”网络。这种知识体系并非是每节新授课所能够完成的,它必须在一个阶段的教学以后,由教师指导练习,才能完成。

    第四,知识的应用是迁移的归宿。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任务首先是传授知识。但绝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向学生传授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他们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和指导行为的能力。毛泽东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一些心理学家把知识的应用看作是知识的迁移,并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尽早地帮助学生把具体知识上升到一般的原理。然后通过“迁移”去理解各种现象,解决新问题。由此看来,知识的应用是迁移的归宿。因此,充分利用迁移规律去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以社会为课堂,为实验室,在社会实践中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情况,在此间题上,可注意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运用知识解决现实社会问题。

    思想政治课是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的发展变化必然影响到政治教学。反过来思想政治课教学又是为社会服务的。应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将学到的书本知识,尽快应用到现实社会中去,运用已有知识对某种新事物作出正确解释。

    例如:初三教材,讲到改革的问题,改革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课题,是振兴中华的基本方针之一,必须讲清知识体系,弄清改革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改革的内容和后果又是什么?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初二的有关知识,初二教材告诉我们:“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就要对那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的某些弊端进行改革,调整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从而达到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目的。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改革就是要求按客观规律办事,社会主义建设就是在改革中前进,增强了学生的改革意识,学会运用已有知识把握新课题内容的实质。这样不仅把新课题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去,而且解决了学以致用的间题,完成了知识的迁移。

    无论是运用知识解决现实社会问题还是运用知识指导学生日常行为,都是坚持“为迁移而教”。

  [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致谢词]   [德育论文]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19331.html
本文标题:运用迁移规律完成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任务(3)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