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深化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时间:2013-05-04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叶子 点击:

深化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摘要:开展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是提升财务管理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开展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必须从以下五方面人手:优化财务管理培养方案,改革财务管理教学方法,加强财务管理专业的教材建设,加强实践教学,改革考试方式。

    当前,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我国大多数财经院校已开设了财务管理专业,绝大部分是从原会计专业分化而设立的新专业,因此,在学科性质界定、学科定位、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基本未摆脱原会计专业的视野,致使财务管理和会计学的界限相当模糊,致使我国的财务管理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需要。而我院新设置财务管理专业已从2003年度开始招生。为了使我们在财务管理教学思想、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理论等方面取得较大的改革与进展;使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得到较大的提高;为使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办出专业特色,科学设置课程体系。为此,我们有必要开展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素

    一、关于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教学工作的总纲,教学改革应首先从改革培养方案人手。目前,我国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仍存在许多问题。(1)课时过多。由于学时过多,学生大置的时间费在课堂上,自主学习的时间相对减少,无暇进行专业实践和讨论,使学生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影响了学生研究能力的提高。(2)课程设置不合理。由于专业较新,各高校对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缺乏系统、填密的研究,校与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些学校在专业方向课组群的设置中,“成本管理学”、“财务管理实务”、“财务分析”、“管理会计学”、“企业融资学”、“财务管理理论”等课程内容重复,专业层次不清,难以覆盖现代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的全貌,再加上集中在第六、第七两个学期讲授,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3)选修余地小。大学本科的课程一般由必修课与选修课组成,其中选修课又分为公共选修课与专业选修课两种类型。目前,各高校选修课的比例都比较低,达不到总学时的10%,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另外,有的学校在选修课中只开设公共选修课,不开设专业选修课,无疑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基于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在制定财务管理培养方案时,应考虑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压缩总课时,将本科四年的学时总数控制在2500学时以内,适当增加学生的专业实习时间。

    第二,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对于专业核心课程,既要涵盖本专业的全部主要知识(即课程体系必须体现财务活动的全部主要内容),但又不必过多追求设置课程的门数,使每门课程的内容丰富、系统;既要符合由浅人深、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又要便于课程之间的合理分工,防止教学内容的重复,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为此,我们认为,财务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应以“财务活动论”为基础,并结合“教学管理要求”来设置。如此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具有有利于教学的组织、内容之间的协调,并与现行的课程体系相衔接等优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具有较为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按照“财务活动论”设置核心课程,即根据财务活动的筹资、投资、用资、分配等活动相应设置“财务管理原理”、“企业筹资学”、“企业投资学”、“企业收益分配学’佗、“企业财务分析学”、“财务管理专题”、“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以及“非盈利组织财务管理”等课程。如此,既可避免各门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又能保证知识的系统性,使课程之间前后内容连贯、企业与非盈利组织、国内与国际的有关财务问题相互联系,成为一体。其次,便于外界正确认识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按照“财务活动论”的思路设置其专业核心课程,便于向社会推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即财务管理人才就是对企业、事业等单位的筹资、投资、用资和利益分配进行管理的专业人才。再次,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财务管理是一门“技巧性”相当强的学科,而财务管理技巧的培养,更需要对知识的应用、发挥和创新。按照“财务活动论”设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案例的选择与设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第三,增加选修课,尤其是增加专业选修课的数量与学时,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专业技能。

    二、关于教学方法

    我国目前各高校专业课的教学方法仍以灌输式教学为主,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比较落后,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比较低下,教学资源浪费严重。这种状况已无法满足培养方案的要求,难以实现培养目标,必须进行改革。

    第一,提倡启发式教学方法。在专业课教学中,要保证教学质量,必须调动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改变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授课时一定要高屋建瓴、简明扼要,主要是理清头绪、解析难点、启发思考、提供参考资料,其余大部分内容由学生自行理解、把握和总结,并以作业或课堂交流的形式加以巩固。

    第二,改善教学手段。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教学手段的改善提供了物质基础,提高了教学效率。其中,多媒体教学方式的运用,不但大大减少了板书时间,从而节约了课时,而且因它具有图声并茂的特点,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同时,运用多媒体或其他投影设备作为教学手段,还可以解决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中课时少、内容广、学生多、教师少等方面的矛盾,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开展案例教学。针对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性强这一特点,应积极开展案例教学。教师可以选择典型案例,配合教材中的相应内容,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

    三、关于教材建设

    财务管理专业的教材建设应遵循“基本知识一应用技能一理论研究”的思路进行,构建“初级财务管理一中级财务管理一高级财务管理”三级教材体系。

    第一,初级财务管理主要讲述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只对其进行描述性的介绍,不强调其来源及运用。这一级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理论、投资管理、筹资管理、资金营运管理、资金分配管理、财务分析和财务预算。这些教材适用于财务管理专业的低年级学生。

    第二,中级财务管理主要强调实际应用,其内容应包括投资理论与实务、筹资理论与实务、分配理论与实务以及衍生金融工具、国际企业财务等。该级教材适用于财务管理专业的高年级学生。

    第三,高级财务管理应该包括财务管理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前沿理论等内容。它可以以专题的形式,在学生毕业前夕讲述。

    四、关于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财务管理教学体系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实践教学不仅仅是学年实习,它是由实习和实务教学两方面内容组成。其中,实习包括课堂实习、学年实习和毕业实习,实务教学包括案例分析和实务界专家讲座等。

    第一,课堂实习。课堂实习是指在财务管理课的教学中,模拟企业的财务管理,使学生身临其境,获得感性认识。

    第二,学年实习。这是一次重要的实习,它能使学生亲自参与企业的财务管理,增强感性认识,培养以后的学习兴趣。

    第三,毕业实习。这是结合毕业论文的写作和就业去向的选择进行的实习。学生可以根据情况自行联系单位,也可以结合毕业分配,到接收单位进行初步实习,以便收集资料,完成毕业论文

    第四,实务教学。实务教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加人大量的案例,使学生形象地掌握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求学校经常与实务界保持联系,聘请企业的财务管理专家来校讲课,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五、关于考试方法

   传统的考试方法主要是在课程结束时进行闭卷考试。这种考试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平时放松学习,考试时临阵磨枪,不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了实现教育培养目标,必须改革考试方式。

    第一,采用多种考试形式。除闭卷考试以外,还可以采用开卷、口试、半开半闭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减少死记硬背,提高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加强全过程的考核。应将期末考试与平对考核相结合,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加强平时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对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进行考核。如要求学生每学期写一至两篇论文或专业调查报告,并给出分数,以考核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

  [毕业论文范文]   [德育论文]   [论文致谢词]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42644.html
本文标题:深化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