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世界近代史立体教学法概述(3)

时间:2013-01-23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淡淡 点击:

世界近代史立体教学法概述(3)

    应该强调的是:以上是“立体教学法”的主要环节,这些环节有机衔接和合力作用,取决于师生之间的默契配合,关键还是教师的组织能力和学生的感悟能力。技术手段只有靠人才能发挥作用。

    从教学的效果看,学生是非常欢迎的,他们积极支持和配合老师的改革。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提出了比“上课记笔记,考试前背笔记”更高的要求,“逼着”他们去读书,去争论,去思考,去寻求自己的见解。以至许多毕业生在谈到这门课程时,依然对老师的教学方法有较深刻的印象和好评,教师自己也感受很深,更乐于在教学中投人。

    学生的主要收获表现在独立思考、理论分析、论文写作、语言表达、外语应用、独立研究等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知识面也扩大了。由于教师在教学中介绍并鼓励学生阅读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学和艺术等方面的著作,学生的跨学科知识增加,知识面和认识深度有所加强。其进步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学习的主动性加强。由于教师强调课堂上的积极思维,学生在听老师介绍学术动态和自己观点时敢于提出问题。例如,一次教师在谈到自己对中国史学界长期以来沿用前苏联学术界关于英国“新贵族”概念的不当之处的理解,并将自己在《世界历史》上发表的后来在世界近代史学会论文评选中获得一等奖的学术论文介绍给学生之后,不少学生对教师的一些观点和论据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有的学生还在写小论文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教师论文中的一些观点和资料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教师在课上鼓励学生的这种勤于思考,敢于批判的精神,强调这种学习和思考的主动性和方法比问题本身的结论正确与否更为宝贵。在课堂上,学生在老师讲课时随时提出问题和反对意见的情况较为普遍,教师对此特别欣慰,这说明教师的启发得到了积极的响应。

    2.学生史论结合进行独立思考和研究的风气形成。在学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著时,教师不仅介绍马恩的基本原理及其产生的根源,也指出马恩一些“个别论断”的不当或失误及其形成的原因。这就要求学生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不断发展完善的科学理论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来对待,破除了神秘感,对马恩的一些论断也要问个为什么。例如,在学习了马克思关于英国对华贸易的一些文章之后,一位中国史专业的学生在写作小论文时杳阅了大量中国历史方面的资料,发现马克思在著作中主要依据的是英国方面的资料和英国一些官员的看法,对鸦片贸易的一些统计数字和分析有一定的片面性,个别结论也有失贴切,因而写出了一篇较有分量的小论文,教师看后也很受启发和鼓舞,并让该学生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3.学生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这一点从学期初期和学期中后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程度的变化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这门课刚开始时,学生比较死板,不敢发言或提问,往往教师提问时弄得一些学生很紧张。但随着学生逐渐适应这种立体教学法,与教师的启发产生共鸣,学生课上爱说话了,主动提问题和争论的气氛逐渐形成了,以至教师有时不得不请学生课后再继续讨论。在专题讨论中,学生的思路和口才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生们在发言上有的滔滔不绝,在黑板上连写带画,很有点学者风度。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完成的小论文的水平普遍比较高。不少学生后来的毕业论文就是在小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化、完善和扩大而成的。可见学生对自己的选题有兴趣,也乐于深人研究。

  [毕业论文范文]   [德育论文]   [论文致谢词]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18362.html
本文标题:世界近代史立体教学法概述(3)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