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民族化:民族审美实践的过程(2)

时间:2013-01-25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淡淡 点击:

民族化:民族审美实践的过程(2)

    另一方面,民族化的不断建构还有赖于其他民族文学发展的促进。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都不是在闭关自守的格局里孤立成长的,而是在与其他民族化的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成长、发展的。这种交流与借鉴决不仅仅是一个“化他为我”的过程,那样只能退化、值化。它有“同化”,也有“顺应”,既保持平衡,又打破平衡,创造新的“图式”。在改变对象的同时也改变了自身的某些性质,产生了具有新质的民族文化形态。任何一种外来文化的输入,都会有双向的改变。就以在我国影响较大的佛教来说,传人中国后,由于与我国传统的思想意识相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来面貌。同时,传统的思想意识也由于佛教的传入而渗透了新质。鲁迅说得好:“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血肉更加丰满是一条路;采用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

    民族化不是一个先验的、既定的艺术模式,各个时代所肯定的民族化都有不同的内涵。它是人们在审美过程中,通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选择,对外来文化的借鉴、改造,融合二者。进行再创造,从而形成自身的独特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这一民族、这一时代独特风貌的文学作品。如果用一种固定不变的尺度去衡量、去检验,那就只能束缚文学的发展。毛泽东同志曾一针见血地批评了这种泥古不化的倾向:“这等于我们穿军装,还是穿现在这种样式的,总不能把那种胸前背后写着‘勇’字的褂子穿起。民族化也不能那样化。”所以“必须用存在于现今想要参与世界上的事业的中国人的心里的尺来最。”这个“心里的尺”有三重规定性,一是“现令”的。而不是远古的;二是“想要参与世界上的事业的”,而不是坐并观天,妄自尊大的;三是“中国人的”,而不是外国人的。因而所谓“民族化”就是在世界优秀的艺术形式和我们传统的民族形式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符合当代中国人民审美心理和需要的文学艺术作品。

    我们对民族化的内涵进行了必要的探求,站在这样一种理论立场上看待民族化问题,我们不赞同将“民族化”视为一个落后的、保守的、消极的、被动的、防御性的口号及因此而提出的“超越”民族传统的观点。

    民族化既然是一个民族审美实践的过程,在社会主义新时期,作家、艺术家只有坚持民族化才能创作出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充满时代气息的作品。那么。如何坚持民族化呢?即怎样正确地去“化”呢?那就是要坚持毛泽东同志所提出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因为,文学的发展除受制于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部门的影响外,还有其自身的内部发展规律。从时间的纵向,即各个时代文学的关系看,它有继承与革新的规律;从空间的横向,即各个民族文学的关系来看,它有互相影响和互相促进的规律。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德育论文]   [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致谢词]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19300.html
本文标题:民族化:民族审美实践的过程(2)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