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民族化:民族审美实践的过程(3)

时间:2013-01-25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淡淡 点击:

民族化:民族审美实践的过程(3)

    古为今用就是要对文学遗产分析研究。予以正确的审美评判,吸收、融化其“精华”来发展今天的文学。我们知道民族化本身包含“继承”和“革新”两重因素:继承是革新的基础和前提。革新是继承的目的和要求。只有继承;才能更好地革新,创造出符合社会审美要求的作品。民族化。是保持和创造具有民族特色作品的方法和过程,坚持民族化,必须坚持继承、革新的审美原则。只强调继承而泥古不化,或只重视革新而丢掉传统都不能保证实施民族化。我们之所以强调继承,是因为文学的发展有其历史继承性。任何民族文学的发展,无一不是在继承了本民族文学的优秀遗产而向前发展的。每一个时代的文化都是历史文化的一个链条,都是对上一个时代文化的继承。文学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在实践基础上互相交融的产物,这种继承性是由民族生活的继承性和民族审美心理的继承性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包括文化艺术在内的人类精神文化的发展过程,是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同步的。人类社会生活的生生不息地发展决定了人类精神文化的永不停歇的发展。正如恩格斯指出的:“作为无数亿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的思维”,不管是“思维的至上性”,还是‘拥有无条件的真理权的那种认识”,“都是通过人类生活的无限延续才能完全实现”的。而且,人类生活和思想文化的发展是遵循着一条“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客观规律进行的。这是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任何民族的生活发展都有其延续性,文学作为社会的反映,它要对这种继承性做出忠实的记录。任何时代的文学都是根据当时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直接在继承前代文学遗产和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楚之骚文,矩式周人;汉之赋烦,影写楚世”。说明了文学对社会生活这种继承性的反映,此其一除此,文学的民族性的决定因素还在于民族审美心理结构的制约。各个民族的审美心理结构都是在特定的民族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正如斯大林同志所说:它“是生活条件的反映。是由周围环境方面所得印象的结晶。”每个民族的文学作品都必然表现这个民族的共同心理状态,显现出独特的审美个性。如汉民族文学在思想内容上表现的以包公、海瑞故事为代表的清官意识文学对今天的文学仍有巨大影响,如《夺印》、《新星》、《苍天在上》等作品则是这种意识的继承。又如汉民族文学作品在形式上大多数都遵循着大团圆的结局和善终战胜恶的模式,亦反映了一种普遍的审美心理的前后继承关系。这种民族的审美心理结构并不随着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变更而消失或消亡,有相对的独立性。

    作为创作主体来说,每个作家都生活在传统(历史)之中,都是传统(历史)的结果,我们不可能摆脱自身的传统。任何作家在从事创作时都要从历史留传下来的文学遗产中吸取养分,借鉴前人的创作经验。如高尔基所说:“一个新作家的几乎每一本书,都与它以前的作品有着内在的联系,而在每一本新书中又有旧的作品的因素。情况只能是这样,因为精神发展的过程是一条不间断的长线,并且所有作家都要受文学继承性规律的支配。司汤达、巴尔扎克、福楼拜和莫泊桑,他们每一个人离开其他人都是不行的。”这也就是说,人们的一切创作都不能不从己有的观念和语汇中有所继承、借鉴。一切天才的作家,不论他在主观上对历史文化传统采用

    怎祥的态度,他们的成就却与前人的传统和经验有着割不断的联系。英国近代著名人民诗人彭斯离开前辈诗歌的陶冶不能成为伟大诗人;不是继承现实主义传统,萧伯纳不会成为莎士比亚之后英国最重要的戏剧家:曾经发起“新感觉派”运动,主张摈弃一切文艺传统的日本川端康成,也是在碰壁之后回首走向继承借鉴之路,而成为世界嘱目的著名作家。即便是“接受外国作家影响开始写现代白话小说的”第一人鲁迅先生也主要是继承了民族文学的优良传统“脱离外国作家影响立志推动民族风格”的。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老舍、赵树理的作品也都是扎根于本民族的厚土之上的。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德育论文]   [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致谢词]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19300.html
本文标题:民族化:民族审美实践的过程(3)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