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民族化:民族审美实践的过程

时间:2013-01-25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淡淡 点击:

民族化:民族审美实践的过程

    关于民族化的论争,由来已久。在一个时期内,民族化被视为落后的、保守的、消极的、被动的、防御性的口号。今天,我们有必要站在新的审美层次上,对民族化作新的审视和评判。

    关于民族化的概念,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解释。一种认为:“民族化,就是把他民族的艺术成果,作为丰富以至改造本民族的艺术的外在条件加以利用,并成为本民族的艺术手段,其目的在于壮大和发展本民族的艺术。”即“化他为我”。另一种解释,“民族化”就是要求文学家通过自我的有意识的努力和控制,面向一种固有的民族性(民族风格、民族形式等)掌拢,以实现其全部文学的民族特性的普遍化”。所以“这里的‘化’并不存在‘化他为我’(吸收他民族的艺术,丰富本民族的艺术)的意思,而仅仅是将我纯化的问题。”

    这些理解显然失之于片面性和绝对化。在我看来,民族化,就是文学家在审美实践中将本民族旧有的或其他民族的东西加以吸收、消化、分解,改变它们自身的某些性质或状态,并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符合当代人审美心理、欣赏习惯的民族文化形态。它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继承和革新本民族的艺术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添加新的成份,改变旧的东西,使之适应于新时代的需要。二是借鉴和利用外来的艺术形式和经验,吸收、改变,使其“中国化”。这既不仅仅是“化他为我”,也决不是“将我纯化”的意思。

    我们都承认,民族性“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而且是不断丰富发展变化着的。”因为“民族也和任何历史现象一样,是受变化规律支配的。”同样,文学的民族化也是“受变化规律支配的。”民族化不是一个自我闭合结构,而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不是一种僵化的、固定的模式,而是一个流动、变化的历史过程。它本身的不断建构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身的变化。民族化是一个民族审美实践的过程。人们的审美心理结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完善的,是实践结构在人心里的内化。不同时代的审美心理结构在审美实践中对旧有的民族艺术会有不同的选择。它既要将其中的精华部分汇聚、继承过来,这是基于不同时代积淀在文学作品的情感结构与今天人们的审美心理结构有着相互对应的同构关系;又要按照当代人的审美心理去化解、去改造。前一个时代规范的民族化形式。不可能完全不变的作为后一个时代的模式和范本被接受下来。过去人民所欢迎的、接受的,不见得为今天的人们所喜闻乐见。民族化只能是审美实践的结果,而不是先验的模式。不同时代的审美实践形成了一个民族不同的审美心理结构,所以不同时代民族化的内容和形式也是不同的。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由它的心理所决定的……”文学的发展在于人们新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的产生,相应地创造了新的审美形式。审美心理的发展是文学发展的直接原因,新的文学形式的产生,又诱导着审美心理的不断发展。不但主体创造对象,对象也创造主体。按普遍性来讲,这种发展是绝对的、无限的。文学作为民族审美心理的凝聚物,便在这种发展的过程中。依次反映出民族审美心理的嫂变轨迹。以小说发展为例,从古代神话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清小说—现代白话小说—当代小说,可以明显地看出各个时代民族审美心理的变化以及审美方式的独特性。因此,我们不能把其中的任何一种样式作为民族化的标准,不能以旧的、过去的艺术眼光和审美态度看待文学的民族化何题。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德育论文]   [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致谢词]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19300.html
本文标题:民族化:民族审美实践的过程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