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90年代后期(2)

时间:2013-05-24 来源:无忧教育网 编辑:淡淡 点击:

90年代后期(2)

    这一句话清楚地显示出了作为一位时代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与局限性。往往在社会群众都是盲目的情况下.知识分子亮的眼睛总是把事情看透。然而如何把实情表述出来,进而引起共鸣,却是在社会中占少数的  知识分子所面对的难题。以人作为出发点,每个人都需要社会的认同,才不至于产生心灵上的认同危机。同样地,现代知识分子在衡量自己的安身立命的过程中,也会对社会发出愤愈不平之声。

    《我歌且谣》是庄迪澎的第一个专栏,开始写于1998年3月15日,在每个星期天《星洲日报》的“星洲广场”副刊中,直到1998年11月8日被封杀而结束其专栏。这正是马来西亚90年代中最为艰难的一段时期。面对着金融风暴的侵袭,国家进人了周期性的经济低靡,进而引发了一连串的政治动荡。庄迪澎以其大众传播批判学为理论工具,来为我们梳理政治和社会之间的运作现象和紧张关系。“后来他用‘我歌且谣’为评论专栏名目,更直接批评权威,语气更为坚毅,行文更为尖刻,杂文的形式更为显著,而讽世的意味也更为浓厚了。”何启良继而谈到:“或许庄迪澎企图通过这个途径去表达一些自身内在的挣扎和疑惑、期盼和憧憬。我看到的,是一位向内心深处延伸、向身外乡土拥抱的年轻心灵,以及它在寻找一玉石俱焚的安身立命之处的过程。他欲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为马华社会写出了一些截断众流的评论,让我们在浑浊的马华评论环境里呼吸到一口新鲜的空气。他的歌声在喧哗的噪音中或许并不那么高昂,但却足以令人耳目一新。”

    何启良在批评马华评论界的同时,也肯定了庄迪澎的政论文章。在七字辈作者当中,他的敏锐笔触和爽直风格,触及到的层面包括对历史的反思和文化的批评,是较为全面的一个。“‘茅行动’一晃眼竟是10年前的事了。1987年10月,即使不是住在吉隆坡,也能经由行文报导而感受到当时那种剑拔弩张的气氛……时至今日,国内新闻业仍深受‘茅草行动’的阴影所困扰,三思而后‘言’己不足以形容新闻从业员下笔版的斟酌过。”他的反思在于整个90年代,1490年代是个怎样的年代呢?对经济成就的自豪、对资讯工艺的迷恋,几乎把许多事都‘放逐’了,举国上下看来只懂对‘商机’行注目礼。社会冲突可以轻易被化解,连‘忠诚的在野党’也差点被收编在资讯工艺的布慢里。”《“茅草行动”会平反吗?》,见《我歌且谣》,第83, 8页,注:此稿据作者自称,未能见报刊登,但却收录在其于1999年4月所出版的个人文集(我歌且谣)中)他的反思也不再局促于种族主义的思索,而是面向更广大的人文社会。“就在‘茅草行动,纪念活动才过未及两个星期,政府以内部

  [专业毕业论文专题]   [论文致谢词]   [德育论文]   [毕业论文范文]

本文地址:http://www.edu399.com/lw/jy/49976.html
本文标题:90年代后期(2)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